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他猛地扭头,望向那片依旧在“血战”的战场,望向那面屹立不倒的麒麟旗。直到此刻,他才彻底明白,自己中了多么精妙的圈套!陈然根本不是什么急于救城的先锋,他是一块香饵,一块用两万将士和自己性命做成的、引诱他这条大鱼上钩的香饵!
而他现在,不仅咬钩了,还把整个主力都拖在了这里!后方空虚,锦州失陷,明朝皇帝的主力正从背后杀来
“完了”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岳托脚底窜上头顶。
与此同时,战场中央,几乎已经力竭的陈然,敏锐地察觉到了金军攻势的骤然减缓,以及远处金军后阵传来的一丝混乱。
他猛地抬头,望向东南方。
尽管什么也看不见,但他心中那股一直紧绷的弦,骤然一松。
“来了”他喃喃自语,干裂的嘴唇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。
随即,他用尽最后的力气,将内力灌注声音,如同受伤的雄狮般发出震天的咆哮:
“援军已至!陛下亲率主力,已破锦州!全军听令!反击!随我杀出去——!”
这声怒吼,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灰烬中投入了一颗火种!
原本已经绝望的明军将士,先是一愣,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狂喜和呐喊!
“援军来了!”
“陛下万岁!”
“杀啊!跟金狗拼了!”
绝境逢生的力量是无穷的!残存的明军将士,无论是正规军还是玩家,此刻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,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战斗力,向着因为后方噩耗而军心浮动、攻势骤缓的金军,发起了决死的反冲击!
陈然一马当先,绣春刀化作一道血色长虹,所向披靡!怜星、风吹雪、狄云、江天雄所有还能战斗的人,都跟随着那道麒麟服的身影,如同烧红的尖刀,狠狠刺入混乱的金军阵中!
兵败如山倒!
金军前线部队本就久攻不下,士气受挫,此刻后方噩耗传来,军心瞬间崩溃。前方的明军突然爆发,更让他们措手不及。岳托试图稳住阵脚,但败势已如洪水决堤,难以遏制。
“撤!快撤!”岳托看着如同雪崩般溃退的部队,终于不甘地发出了撤退的命令。
然而,此刻想走,又谈何容易?
陈然率领的明军死死咬住金军的尾巴,而更致命的是,东南方向的地平线上,已经出现了明军主力先锋的旗帜!女帝朱朝溪亲率的大军,如同神兵天降,正以雷霆万钧之势,向着溃退的金军侧翼拦腰杀来!
战场形势,瞬间逆转!
陈然看着远方那面熟悉的龙旗,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主力,一直紧绷的精神终于松懈下来。一股难以抗拒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上,他身体晃了晃,以刀拄地,才勉强没有倒下。
怜星悄然出现在他身边,扶住了他的手臂,清冷的眼眸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。
“结束了”陈然看着眼前溃不成军的金兵,看着如血残阳映照下的修罗战场,长长地吁出了一口带着血腥味的浊气。
宁远之围已解,锦州之困已破,金军主力遭受重创。这场关乎国运的御驾亲征,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。
但他的心中,却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,只有无尽的疲惫,以及对逝去生命的沉重哀悼。
这一战的胜利,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
他抬起头,望向那面在夕阳下猎猎作响的龙旗,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军万马,看到了那个同样一身征尘的年轻女帝。
接下来的路,依旧布满荆棘。金国未灭,“影楼”未除,朝中暗流依旧汹涌。
但至少此刻,他们赢了。为大明的国运,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。
“回营”陈然的声音沙哑而疲惫,“救治伤员,清点战果我们,回家了。”
残阳如血,映照着战场上相互搀扶、欢呼胜利的明军将士,也映照着那道相互扶持、缓缓走向后方营地的麒麟服与白衣身影。
烽火连天的辽东,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胜。
宁远西南的战场,在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后,渐渐归于死寂。
硝烟混合着血腥气,在晚风中久久不散。遍地尸骸,断戟残旗,无声地诉说着白日里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是何等惨烈。明军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,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打扫战场,收敛同泽的遗体,收缴战利品,辨认尚有气息的伤员。
火把次第亮起,如同地面上蜿蜒的星河,映照着无数张劫后余生、却又难掩悲怆的面孔。
陈然被怜星和风吹雪搀扶着,回到了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。医官早已等候在此,连忙上前为他处理伤口。麒麟服被小心翼翼地剪开,露出几乎可见白骨。饶是医官见惯了战场伤势,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。
“大人,您”医官声音发颤。
“无妨,先救重伤的弟兄。”陈然脸色苍白如纸,声音虚弱却不容置疑,“我撑得住。”
怜星默默递上一颗清香扑鼻的丹药,正是移花宫秘制的疗伤圣药。陈然看了她一眼,没有推辞,接过服下,随即闭目凝神,运转《易筋经》心法,引导药力化开,滋养受损的经脉和内腑。
帐外传来喧哗声,是女帝朱朝溪的御驾到了。
朱朝溪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沾满征尘的龙纹铠甲,便快步走入帐中。她看到盘膝而坐、浑身裹满纱布、气息微弱的陈然,凤眸中瞬间涌上水汽,却又被她强行压下。她挥手制止了想要行礼的众人,走到陈然身前,蹲下身,轻声唤道:“陈卿”
陈然缓缓睁开眼,看到朱朝溪近在咫尺的、写满担忧与心疼的脸庞,勉力想扯出一个笑容,却牵动了伤口,引得一阵咳嗽。
“陛下臣,幸不辱命。”
短短几個字,却让朱朝溪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。她紧紧握住陈然未受伤的右手,声音哽咽:“朕知道,朕都知道是朕让你受苦了。”
“此战能胜,全赖陛下决断,将士用命,臣不过尽了本分。”陈然喘息着说道,“战果如何?”
这时,周淮安、诸葛正我等重臣也相继入帐。周淮安脸上带着振奋之色,拱手禀报道:“陛下,陈大人,此战大捷!据初步统计,宁远城外,我军共击溃金军岳托、阿敏主力,斩首逾万,俘敌数千,缴获军械粮秣无算!金军残部已向广宁方向溃逃!锦州方向,我军主力趁势掩杀,亦斩获颇丰,锦州之围彻底解除!袁督师已派人联络,宁远安然无恙!”
帐内众人闻言,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喜悦。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足以洗刷连日来的阴霾与压抑。
“好!好!好!”朱朝溪连说三个好字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,“此乃朕登基以来,对金第一大捷!陈卿当居首功!”
陈然却微微摇头,目光扫过帐外那些影影绰绰、正在忙碌的士兵身影,沉声道:“首功当归于奋勇杀敌的将士,归于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。陛下,当务之急,是妥善安置伤员,抚恤阵亡将士家属,稳定宁远、锦州防务,并提防金军反扑。”
朱朝溪神色一肃,点头道:“陈卿所言极是。周淮安!”
“末将在!”
“着你立刻统筹安排,救治伤员,清点战果,厚葬阵亡将士,抚恤事宜由户部即刻拨付,不得有误!”
“诸葛先生,辽东军政暂由你与袁督师、何将军共同署理,稳定局势,恢复生产,加固城防。”
“老臣遵旨!”
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,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从激烈的进攻转向胜利后的巩固与休整。
陈然强撑着精神,又补充道:“陛下,金军新败,元气大伤,短期内应无力组织大规模反攻。但范文程狡诈,‘影楼’未除,不可不防。需加派斥候,密切关注金廷动向,尤其是沈阳方向的兵力调动。此外,山海关至宁远、锦州的驿道需尽快疏通,确保粮草军械补给畅通。”
“朕记下了。”朱朝溪看着陈然苍白的脸,心疼道,“陈卿,你伤势沉重,需好生静养,这些琐事,暂且交给朕与诸位爱卿。”
陈然确实已到了极限,闻言不再坚持,点了点头。
朱朝溪又嘱咐了医官几句,这才在众人簇拥下离开大帐,她还有许多军国大事需要处理。
帐内安静下来,只剩下怜星、风吹雪以及两名侍立的缇骑。
怜星走上前,轻声道:“我以移花宫内力助你疗伤。”
陈然看着她清冷的眸子中那抹难以掩饰的关切,心中微暖,低声道:“有劳。”
怜星的玉手轻轻抵在陈然背心,一股精纯柔和、却带着一丝冰寒气息的内力缓缓渡入,与陈然自身的《易筋经》内力相辅相成,加速修复着他体内的暗伤与损耗。
风吹雪乖巧地守在一旁,看着师父和指挥使大人,眼中充满了崇敬与坚定。经此一战,她感觉自己真正成长了。
就在宁远内外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与战后忙碌中时,远在数百里外的金国都城沈阳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皇宫大殿内,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。
皇太极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,下方跪着狼狈逃回的岳托和阿敏,范文程则垂首站在一旁,脸色同样不好看。
“十数万大军,顿兵坚城之下数月,损兵折将,寸功未立,最后竟被明朝小皇帝和陈然耍得团团转,一败涂地!”皇太极的声音并不高,却带着刺骨的寒意,“岳托,阿敏,你二人还有何面目来见朕?!”
岳托和阿敏伏地不敢抬头,浑身颤抖。他们知道,这次败仗,几乎葬送了金国数年积累的优势。
“臣等无能,请皇上治罪!”两人磕头如捣蒜。
皇太极没有理会他们,目光转向范文程:“范先生,你的奇兵被歼,佯动被识破,这便是你给朕献上的妙计?”
范文程深吸一口气,出列躬身:“皇上息怒。此战之败,罪在臣料敌不明,低估了陈然之胆略与明朝皇帝之决断。臣甘愿领罪。”
皇太极冷哼一声,没有立刻发作。他深知范文程之才,此次失败虽有责任,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明军出现了陈然这个巨大的变数,以及那位看似年轻却魄力十足的女帝。
“起来吧。”皇太极挥了挥手,语气稍缓,“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此战虽败,却也未伤我大金根基。当务之急,是总结教训,以图再起。”
皇太极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回荡,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。殿内烛火摇曳,映照着群臣或惶恐、或愤懑、或沉思的面容。
“未伤根基?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王公忍不住出列,声音带着悲愤,“皇上!岳托、阿敏两位贝勒折损了近万八旗勇士!那些都是跟随先帝和我们浴血奋战多年的好儿郎!更有无数粮草军械丢弃于野!宁锦防线如今固若金汤,明朝皇帝携大胜之威,士气正盛!这这怎能说是未伤根基?”
岳托和阿敏将头埋得更低,不敢辩驳。
皇太极目光扫过那位老王公,并未动怒,反而叹了口气:“叔父所言,朕岂能不知?心痛如绞啊!但正因如此,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。明朝虽胜一阵,然其国内积弊已久,关内流寇蜂起,其女帝根基未稳,此番御驾亲征已是极限,长期陈兵关外,其国力必难支撑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殿中,目光锐利地扫视群臣:“此次之败,败在两点:一,低估了那陈然!此子不仅勇武过人,用兵更是诡诈,竟能以自身为饵,行此险招!二,便是那‘异人’之力!明朝方面,似已能有效统合利用那些天外异人,使其成为战场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。而我大金,对此辈的招揽和运用,却落后了!”
范文程此时抬起头,接口道:“皇上圣明。臣近日详查战报,发现明军阵中异人作用巨大。尤其是宁远城外佯攻之战,那些异人不惧生死,手段诡异,极大地迷惑和迟滞了我军判断。反观我方,虽也招揽了一些异人,但多为散兵游勇,不成体系,难以形成合力,甚至其中不少人心怀叵测,并非真心为我大金效力。”
帐外传来喧哗声,是女帝朱朝溪的御驾到了。
朱朝溪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沾满征尘的龙纹铠甲,便快步走入帐中。她看到盘膝而坐、浑身裹满纱布、气息微弱的陈然,凤眸中瞬间涌上水汽,却又被她强行压下。她挥手制止了想要行礼的众人,走到陈然身前,蹲下身,轻声唤道:“陈卿”
陈然缓缓睁开眼,看到朱朝溪近在咫尺的、写满担忧与心疼的脸庞,勉力想扯出一个笑容,却牵动了伤口,引得一阵咳嗽。
“陛下臣,幸不辱命。”
短短几個字,却让朱朝溪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。她紧紧握住陈然未受伤的右手,声音哽咽:“朕知道,朕都知道是朕让你受苦了。”
“此战能胜,全赖陛下决断,将士用命,臣不过尽了本分。”陈然喘息着说道,“战果如何?”
这时,周淮安、诸葛正我等重臣也相继入帐。周淮安脸上带着振奋之色,拱手禀报道:“陛下,陈大人,此战大捷!据初步统计,宁远城外,我军共击溃金军岳托、阿敏主力,斩首逾万,俘敌数千,缴获军械粮秣无算!金军残部已向广宁方向溃逃!锦州方向,我军主力趁势掩杀,亦斩获颇丰,锦州之围彻底解除!袁督师已派人联络,宁远安然无恙!”
帐内众人闻言,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喜悦。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足以洗刷连日来的阴霾与压抑。
“好!好!好!”朱朝溪连说三个好字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,“此乃朕登基以来,对金第一大捷!陈卿当居首功!”
陈然却微微摇头,目光扫过帐外那些影影绰绰、正在忙碌的士兵身影,沉声道:“首功当归于奋勇杀敌的将士,归于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。陛下,当务之急,是妥善安置伤员,抚恤阵亡将士家属,稳定宁远、锦州防务,并提防金军反扑。”
朱朝溪神色一肃,点头道:“陈卿所言极是。周淮安!”
“末将在!”
“着你立刻统筹安排,救治伤员,清点战果,厚葬阵亡将士,抚恤事宜由户部即刻拨付,不得有误!”
“诸葛先生,辽东军政暂由你与袁督师、何将军共同署理,稳定局势,恢复生产,加固城防。”
“老臣遵旨!”
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,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从激烈的进攻转向胜利后的巩固与休整。
陈然强撑着精神,又补充道:“陛下,金军新败,元气大伤,短期内应无力组织大规模反攻。但范文程狡诈,‘影楼’未除,不可不防。需加派斥候,密切关注金廷动向,尤其是沈阳方向的兵力调动。此外,山海关至宁远、锦州的驿道需尽快疏通,确保粮草军械补给畅通。”
“朕记下了。”朱朝溪看着陈然苍白的脸,心疼道,“陈卿,你伤势沉重,需好生静养,这些琐事,暂且交给朕与诸位爱卿。”
陈然确实已到了极限,闻言不再坚持,点了点头。
朱朝溪又嘱咐了医官几句,这才在众人簇拥下离开大帐,她还有许多军国大事需要处理。
帐内安静下来,只剩下怜星、风吹雪以及两名侍立的缇骑。
怜星走上前,轻声道:“我以移花宫内力助你疗伤。”
陈然看着她清冷的眸子中那抹难以掩饰的关切,心中微暖,低声道:“有劳。”
怜星的玉手轻轻抵在陈然背心,一股精纯柔和、却带着一丝冰寒气息的内力缓缓渡入,与陈然自身的《易筋经》内力相辅相成,加速修复着他体内的暗伤与损耗。
风吹雪乖巧地守在一旁,看着师父和指挥使大人,眼中充满了崇敬与坚定。经此一战,她感觉自己真正成长了。
就在宁远内外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与战后忙碌中时,远在数百里外的金国都城沈阳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皇宫大殿内,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。
皇太极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,下方跪着狼狈逃回的岳托和阿敏,范文程则垂首站在一旁,脸色同样不好看。
“十数万大军,顿兵坚城之下数月,损兵折将,寸功未立,最后竟被明朝小皇帝和陈然耍得团团转,一败涂地!”皇太极的声音并不高,却带着刺骨的寒意,“岳托,阿敏,你二人还有何面目来见朕?!”
岳托和阿敏伏地不敢抬头,浑身颤抖。他们知道,这次败仗,几乎葬送了金国数年积累的优势。
“臣等无能,请皇上治罪!”两人磕头如捣蒜。
皇太极没有理会他们,目光转向范文程:“范先生,你的奇兵被歼,佯动被识破,这便是你给朕献上的妙计?”
范文程深吸一口气,出列躬身:“皇上息怒。此战之败,罪在臣料敌不明,低估了陈然之胆略与明朝皇帝之决断。臣甘愿领罪。”
皇太极冷哼一声,没有立刻发作。他深知范文程之才,此次失败虽有责任,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明军出现了陈然这个巨大的变数,以及那位看似年轻却魄力十足的女帝。
“起来吧。”皇太极挥了挥手,语气稍缓,“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此战虽败,却也未伤我大金根基。当务之急,是总结教训,以图再起。”
皇太极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回荡,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。殿内烛火摇曳,映照着群臣或惶恐、或愤懑、或沉思的面容。
“未伤根基?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王公忍不住出列,声音带着悲愤,“皇上!岳托、阿敏两位贝勒折损了近万八旗勇士!那些都是跟随先帝和我们浴血奋战多年的好儿郎!更有无数粮草军械丢弃于野!宁锦防线如今固若金汤,明朝皇帝携大胜之威,士气正盛!这这怎能说是未伤根基?”
岳托和阿敏将头埋得更低,不敢辩驳。
皇太极目光扫过那位老王公,并未动怒,反而叹了口气:“叔父所言,朕岂能不知?心痛如绞啊!但正因如此,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。明朝虽胜一阵,然其国内积弊已久,关内流寇蜂起,其女帝根基未稳,此番御驾亲征已是极限,长期陈兵关外,其国力必难支撑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殿中,目光锐利地扫视群臣:“此次之败,败在两点:一,低估了那陈然!此子不仅勇武过人,用兵更是诡诈,竟能以自身为饵,行此险招!二,便是那‘异人’之力!明朝方面,似已能有效统合利用那些天外异人,使其成为战场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。而我大金,对此辈的招揽和运用,却落后了!”
范文程此时抬起头,接口道:“皇上圣明。臣近日详查战报,发现明军阵中异人作用巨大。尤其是宁远城外佯攻之战,那些异人不惧生死,手段诡异,极大地迷惑和迟滞了我军判断。反观我方,虽也招揽了一些异人,但多为散兵游勇,不成体系,难以形成合力,甚至其中不少人心怀叵测,并非真心为我大金效力。”
帐外传来喧哗声,是女帝朱朝溪的御驾到了。
朱朝溪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沾满征尘的龙纹铠甲,便快步走入帐中。她看到盘膝而坐、浑身裹满纱布、气息微弱的陈然,凤眸中瞬间涌上水汽,却又被她强行压下。她挥手制止了想要行礼的众人,走到陈然身前,蹲下身,轻声唤道:“陈卿”
陈然缓缓睁开眼,看到朱朝溪近在咫尺的、写满担忧与心疼的脸庞,勉力想扯出一个笑容,却牵动了伤口,引得一阵咳嗽。
“陛下臣,幸不辱命。”
短短几個字,却让朱朝溪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。她紧紧握住陈然未受伤的右手,声音哽咽:“朕知道,朕都知道是朕让你受苦了。”
“此战能胜,全赖陛下决断,将士用命,臣不过尽了本分。”陈然喘息着说道,“战果如何?”
这时,周淮安、诸葛正我等重臣也相继入帐。周淮安脸上带着振奋之色,拱手禀报道:“陛下,陈大人,此战大捷!据初步统计,宁远城外,我军共击溃金军岳托、阿敏主力,斩首逾万,俘敌数千,缴获军械粮秣无算!金军残部已向广宁方向溃逃!锦州方向,我军主力趁势掩杀,亦斩获颇丰,锦州之围彻底解除!袁督师已派人联络,宁远安然无恙!”
帐内众人闻言,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喜悦。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足以洗刷连日来的阴霾与压抑。
“好!好!好!”朱朝溪连说三个好字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,“此乃朕登基以来,对金第一大捷!陈卿当居首功!”
陈然却微微摇头,目光扫过帐外那些影影绰绰、正在忙碌的士兵身影,沉声道:“首功当归于奋勇杀敌的将士,归于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。陛下,当务之急,是妥善安置伤员,抚恤阵亡将士家属,稳定宁远、锦州防务,并提防金军反扑。”
朱朝溪神色一肃,点头道:“陈卿所言极是。周淮安!”
“末将在!”
“着你立刻统筹安排,救治伤员,清点战果,厚葬阵亡将士,抚恤事宜由户部即刻拨付,不得有误!”
“诸葛先生,辽东军政暂由你与袁督师、何将军共同署理,稳定局势,恢复生产,加固城防。”
“老臣遵旨!”
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,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从激烈的进攻转向胜利后的巩固与休整。
陈然强撑着精神,又补充道:“陛下,金军新败,元气大伤,短期内应无力组织大规模反攻。但范文程狡诈,‘影楼’未除,不可不防。需加派斥候,密切关注金廷动向,尤其是沈阳方向的兵力调动。此外,山海关至宁远、锦州的驿道需尽快疏通,确保粮草军械补给畅通。”
“朕记下了。”朱朝溪看着陈然苍白的脸,心疼道,“陈卿,你伤势沉重,需好生静养,这些琐事,暂且交给朕与诸位爱卿。”
陈然确实已到了极限,闻言不再坚持,点了点头。
朱朝溪又嘱咐了医官几句,这才在众人簇拥下离开大帐,她还有许多军国大事需要处理。
帐内安静下来,只剩下怜星、风吹雪以及两名侍立的缇骑。
怜星走上前,轻声道:“我以移花宫内力助你疗伤。”
陈然看着她清冷的眸子中那抹难以掩饰的关切,心中微暖,低声道:“有劳。”
怜星的玉手轻轻抵在陈然背心,一股精纯柔和、却带着一丝冰寒气息的内力缓缓渡入,与陈然自身的《易筋经》内力相辅相成,加速修复着他体内的暗伤与损耗。
风吹雪乖巧地守在一旁,看着师父和指挥使大人,眼中充满了崇敬与坚定。经此一战,她感觉自己真正成长了。
就在宁远内外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与战后忙碌中时,远在数百里外的金国都城沈阳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皇宫大殿内,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。
皇太极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,下方跪着狼狈逃回的岳托和阿敏,范文程则垂首站在一旁,脸色同样不好看。
“十数万大军,顿兵坚城之下数月,损兵折将,寸功未立,最后竟被明朝小皇帝和陈然耍得团团转,一败涂地!”皇太极的声音并不高,却带着刺骨的寒意,“岳托,阿敏,你二人还有何面目来见朕?!”
岳托和阿敏伏地不敢抬头,浑身颤抖。他们知道,这次败仗,几乎葬送了金国数年积累的优势。
“臣等无能,请皇上治罪!”两人磕头如捣蒜。
皇太极没有理会他们,目光转向范文程:“范先生,你的奇兵被歼,佯动被识破,这便是你给朕献上的妙计?”
范文程深吸一口气,出列躬身:“皇上息怒。此战之败,罪在臣料敌不明,低估了陈然之胆略与明朝皇帝之决断。臣甘愿领罪。”
皇太极冷哼一声,没有立刻发作。他深知范文程之才,此次失败虽有责任,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明军出现了陈然这个巨大的变数,以及那位看似年轻却魄力十足的女帝。
“起来吧。”皇太极挥了挥手,语气稍缓,“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此战虽败,却也未伤我大金根基。当务之急,是总结教训,以图再起。”
皇太极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回荡,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。殿内烛火摇曳,映照着群臣或惶恐、或愤懑、或沉思的面容。
“未伤根基?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王公忍不住出列,声音带着悲愤,“皇上!岳托、阿敏两位贝勒折损了近万八旗勇士!那些都是跟随先帝和我们浴血奋战多年的好儿郎!更有无数粮草军械丢弃于野!宁锦防线如今固若金汤,明朝皇帝携大胜之威,士气正盛!这这怎能说是未伤根基?”
岳托和阿敏将头埋得更低,不敢辩驳。
皇太极目光扫过那位老王公,并未动怒,反而叹了口气:“叔父所言,朕岂能不知?心痛如绞啊!但正因如此,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。明朝虽胜一阵,然其国内积弊已久,关内流寇蜂起,其女帝根基未稳,此番御驾亲征已是极限,长期陈兵关外,其国力必难支撑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殿中,目光锐利地扫视群臣:“此次之败,败在两点:一,低估了那陈然!此子不仅勇武过人,用兵更是诡诈,竟能以自身为饵,行此险招!二,便是那‘异人’之力!明朝方面,似已能有效统合利用那些天外异人,使其成为战场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。而我大金,对此辈的招揽和运用,却落后了!”
范文程此时抬起头,接口道:“皇上圣明。臣近日详查战报,发现明军阵中异人作用巨大。尤其是宁远城外佯攻之战,那些异人不惧生死,手段诡异,极大地迷惑和迟滞了我军判断。反观我方,虽也招揽了一些异人,但多为散兵游勇,不成体系,难以形成合力,甚至其中不少人心怀叵测,并非真心为我大金效力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