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二章 麒麟再算孟德计,棋巍升官两千石(加更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第136章 麒麟再算孟德计,棋巍升官两千石(加更)
安排好汝南事务的刘备回到了下邳。
当他看到“卢毓已随宪和南返,不日将至”一行字时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眼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水光。
他转身,对侍立一旁的高弈、袁涣等人慨然道:“恩师在天之灵可慰矣!子家能来,备心头一块大石,终可稍落。”
高弈轻摇羽扇,敏锐地捕捉到了刘备情绪中除了欣慰之外的东西:“主公,卢公子南来,乃大喜之事,足可彰显主公不忘故旧、尊师重义之风。”
“天下士人闻之,必不会在观望,而会心向徐州;然,当下之势,恐不容我等稍懈。”
陆逊点头附和:“世叔所言极是,袁术新败,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退守江东,倚长江天险。”
“且与张勋、纪灵残部仍有数万之众,时刻图谋反扑。而北面
”
陆逊此言一出,厅内原本因卢毓即将南归而略显轻松的气氛,瞬间为之一紧,仿佛有一阵无形的寒风吹过。
“消息确切否?”
刘备沉声问道,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。
高弈轻摇的羽扇已然停住,他接口道,语气肯定:“伯言所言应当不虚。据各方探报汇总,曹操确已率军进入洛阳。天子
如今就在其掌控之下。”
他目光深邃,作为知晓历史走向的人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:曹操,行将奉天子以令不臣”矣。
糜竺捻须沉吟,眉头紧锁:“曹操此举,可谓一步登天,天子虽蒙尘,然其名分大义仍在。”
“曹操掌控朝廷,便可借天子名义,号令四方,赏罚诸候。其势,将难以遏制。”
他看向刘备,语气沉重:“主公,曹操与我等有旧怨,更兼徐州乃四战之地。”
“其若以天子诏令相逼,或直接兴兵来犯,我等或将极为被动。”
年轻的陆逊也补充道:“而且,曹操掌控朝廷后,必会设法安抚或拉拢其他诸候,集中力量对付近邻。”
“袁绍远在河北,或可暂时无忧;袁术新败,退保江东;刘表坐守荆州其兵锋所向,极可能是我徐州,或是宛城张绣。”
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。曹操迎奉天子,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变,彻底打乱了原有的势力平衡。
有可能会将他们徐州集团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。
刘备凝视着地图上洛阳的位置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。
他深知曹操的雄才大略和狠辣手段。
昔日兖州之争、徐州之屠,恩怨历历在目。
如今曹操手握天子这张王牌,其威胁程度远超刚刚被打退的袁术。
“曹孟德其势已成啊。”
刘备长长吐出一口气,仿佛要将胸中的压抑尽数吐出。
但他眼神中并未露出怯懦,反而燃起更加坚定的光芒。
然而,高弈却忽然开口道:“我料定,曹操会攻取宛城张绣。”
高弈此言,如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“曹操会攻张绣?”
刘备眉头微蹙,带着一丝疑惑:“宛城张绣,虽拥兵自重,然其势不彰,且新附刘表,地处荆州北缘。”
“曹孟德方得天子,不正应倚靠天威以慑四方?”
“或整饬司隶,或图谋近邻如我等,何以先南顾一隅之张绣?”
糜竺捻须沉吟,眼中闪铄着思虑的光芒:“棋巍此言,莫非是因张绣屯兵宛城,扼守南阳盆地北口,乃南下荆州、西图中原之要冲?”
“曹操若欲稳固洛阳,向南拓展,宛城确是必争之地。”
“且张绣新附刘表,根基未稳,易于攻取。”
高弈羽扇轻摇,神色笃定,开始详细剖析。
其言辞既基于他对历史的先知,更贴合当时的战略逻辑:“主公,子仲所言,正是关键之一。
“”
“曹操迎奉天子,看似一步登天,实则危机四伏,内外交困。”
他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,羽扇先后点向几个方向。
“其一,内部集成之需。曹操虽据天子,然其基本盘仍在兖、司隶,以及部分豫州地区。”
“这些地区久经战乱,李傕、郭汜虽败走,馀孽未清,民生凋敝,百废待兴。”
“且因董卓焚烧之故,洛阳残破,非久居之地;曹操急需时间消化胜利果实,稳固权力,整顿内政。”
“此时若贸然东向,与我徐州开战,实非明智之举。”
“其二,近患与远虑。于我徐州,确有旧怨,然去岁,今岁两次淮陵之战。”
“我军挫败袁术大军,已显战力,非可轻侮之敌。北面袁绍,实力雄厚。”
“其虽暂与曹操维持表面和气,然志在天下,岂容曹操坐大?”
“曹操若先攻我,必倾力以抗,袁绍更可能趁机南下,袭其侧背。”
“此乃腹背受敌之险局,曹操麾下谋士亦非短视无谋之辈,必不为此。”
羽扇最终重重落在宛城的位置:“故而,必攻张绣。”
高弈目光锐利:“张绣势力相对弱小,其叔张济旧部与刘表并非铁板一块;攻张绣,风险小,收益大!若能速克宛城。
则曹操可得以下数利:
一、掌控南阳盆地北部门户,直接威胁荆州刘表,为其日后南征打下基础。
二、获取实利:南阳乃富庶之地,可得多数人口粮秣,充实军资。
三、震慑四方:以天子名义讨伐不臣,展示兵威,却又不过度刺激袁绍、刘表等强大诸候。
四、练兵立威:借此战进一步集成麾下青州兵、充州军及新附之众,巩固自身权威。”
他总结道:“故而,弈料定,曹操下一步,必以天子名义,或责张绣拥兵自重,不奉王命”。”
“或寻其他由头,亲率精锐,南征宛城!此乃其稳固权力、拓展势力最为稳妥、高效之策!”
听完高弈这番层层递进、逻辑缜密的分析,刘备、糜竺、陆逊等人皆露出恍然与钦佩之色。
糜竺叹道:“棋巍洞若观火,将曹孟德之心术、时局之利弊,剖析得淋漓尽致!如此看来,曹操攻张绣,确是大概率之事。”
刘备目光灼灼,看向高弈:“既然如此,棋巍,我等当如何应对?”
高弈冷静分析:“我等需利用曹操无暇东顾我徐州的这段窗口期,做三件大事!”
他伸出三根手指:“第一,全力消化战果,稳固根基。新得之汝南、九江、庐江三郡之地,需加紧集成。”
“任命能吏,安抚流民,恢复生产。”
“将地盘真正转化为实力,当务之急便是抚定地方,积聚粮草。”
“第二,整军经武,强化防务,主公麾下各郡前线城池,需进一步加固城防,囤积守城器械。”
“高顺将军的铁甲锐士、子龙将军的骑兵,需加紧补充训练,形成更强战力。”
“尤其要警剔曹操可能的声东击西,或其平定张绣后可能的东进。”
“第三,西联刘表。”
高弈目光深邃:“此前踏春所言,主公可还记得否?”
刘备想起来高弈的话:“可是为了那卧龙凤雏,徐庶石韬?”
“正是!”
高弈点了点头,随后又继续说道:“后续主公可亲往襄阳,向刘表共述同宗之谊。”
“同时,继续与袁绍维持表面友好,避免其在此刻被曹操拉拢或找到南下的借口。”
刘备听罢,心中壑然开朗,高弈的策略,内核在于“避其锋芒,强健自身,利用矛盾”。
在曹操战略重心暂时南移的宝贵间隙里,加速壮大自己,同时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。
“善!便依棋巍之策!”
刘备决断道,眼神重新充满了昂扬的斗志:“我刘备,已非昔日任人宰割之鱼肉!我等正好趁此良机,巩固基业!待羽翼丰满,再与这天下群雄,一较高下!”
随后,刘备又看向高弈:“棋巍该如何进行封赏。”
作为早就已经在署左将军府事的高弈,却是吃了一惊,刘备这是打算给自己升官了?他现在这个官还能怎么升?
“恩”
刘备那句“该如何进行封赏”的话一出口,不仅高弈愣住了,连一旁的袁涣、糜竺、陆逊等人也皆是一怔。
厅内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和紧张,功高震主,历来是主臣之间最敏感的话题。
然而,刘备脸上却不见丝毫猜忌与阴鸷,反而带着一种坦荡而真诚的笑意。
他站起身,走到高弈面前,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,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位少年郎:“棋巍莫要惊疑,备此言,非有他意,乃是实情,亦是喜忧参半之感慨!”
他环视众人,声音洪亮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任:“自棋巍随备以来,献策于危难之间,决胜于千里之外。广陵盐政,充盈府库。”
“淮陵破敌,稳固疆土;奇阵妙算,败袁术十万之众;更兼举贤任能,调理阴阳,使我徐州有今日之气象!此等功绩,岂是寻常封赏可酬?”
他紧紧握住高弈的手,动情道:“备非昏聩之主,岂不知股肱”之重?棋巍于我,非止谋臣,实乃擎天之柱,亦师亦友!”
“备所忧者,非汝功高,而是恐赏不足以酬功,位不足以显才,寒了天下贤士投效之心!”
这番话情真意切,既肯定了高弈的卓越贡献,也彻底打消了可能存在的疑虑。
随后,他回到主位正色宣示:“擢升高弈为军师将军,秩比二千石,参赞军机,总领徐州军事谋划,位在诸将之上!”
“凡军事调度、将领任命、战略决策,皆需咨询其意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